2019年雙11在即,據相關預測,今年快遞量可能達到近十年來的最高點。一場電商狂歡節,更是一場考驗物流行業的“戰爭”,曾幾何時,物流還停留在手工作業的草莽時代,誰都無法預知如今高速發展的現狀。
大戰前夜,在這看似平靜的表面下卻蘊藏著激烈的角逐,其背后是各大快遞物流企業科技與運力融合的比拼,倉儲、運輸、車輛、末端、大數據、云計算都將成為企業間競爭的重點。
科技加持 智能裝備上陣
隨著消費者購物方式的多樣化,雙11對物流提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消費者想要更快、更方便的收到商品。從一周到一天,從近幾年的雙11來看,訂單越來越多,消費者收快遞的時間卻越來越短,這背后隱藏的是可以預知未來的快遞黑科技。
走進品駿快遞華南物流中心,自動化裝備已實現商品存儲、訂單揀選、包裹分撥、路由派送的全鏈路數字化管理,簡單的商品庫房已華麗嬗變成現代化的全流程倉配體系。
以蜂巢式電商4.0系統為例,延續貨到人揀選概念,商品在高位貨架中密集存放,根據系統下達的揀選任務,不同的商品經軌道穿梭車、高速提升機及智能輸送系統,在很短時間內抵達指定揀選工位,經DPS揀選后自動進入打包環節。經簡單測算,存儲密度較傳統貨架可提高70%,揀選頻率提高150%。
目前,僅品駿快遞華南物流中心可用蜂巢系統整體面積就達5.5萬平方米,庫容能力為1210萬件,日處理能力超過30萬訂單。
在人們傳統認知中,快件的分揀都是通過人工方式操作,從“人背肩扛”到“智能分揀”,從粗獷的生產組織到科學的管理方式,從繁重的手工作業到簡單機械化再到搬運機器人,多數快遞公司的生產方式在雙11出現后的十年中,同步經歷了這樣的升級步驟。
品駿快遞在多個物流中心配備了智能AGV搬運機器人,這款黑科技是“貨到人”揀選的成功模式,以AI算法為核心,融合訂單管理、作業均衡等考慮,實現了精細化的倉庫運作。
傳統揀貨作業,需要人員在貨架中穿梭進行。而AGV機器人將分散在貨架內的商品,自動送到揀貨作業區,作業員無需移動就可取到需要的商品。處理同等訂單,需要作業人員數量可減少70%,商品的存儲密度可提高40%。而且,揀貨的正確率被大幅提升。
數據賦能 提高快遞員時效
眾所周知,經過多年的歷練,雙11的痛點與難點在末端。技術的發展和常態化運營固然重要,但這背后也離不開末端人員的支撐,在雙11這個特殊的節點,就需要快遞企業提前感知末端網點的種種壓力。
品駿快遞相關負責人表示,借助大數據云計算的力量,在綜合考量電商促銷活動、節假日件量變化、客戶類型、區域特性等因素,并分析件量歷史波動規律后,今年快遞公司的件量預測精準度得到了進一步提升。甚至可以預測提升至具體城市、行政區甚至每一個派送網點、每一個快遞小哥,實現更高效的資源配置。
為了面對雙11業務高峰,在人員方面,品駿快遞提前制定了高峰操作時間段,將靈活機動安排員工加班時間,根據進出港票量的預測,提前安排員工增配,確保滿足高峰時段的用工需要。
另一方面,今年雙11產生的天量快遞包裹,將會是近十年來的最高點,客服中心在業務高峰期間,所需要處理的追單、查詢、投訴等呼叫量也將達到十年以來的最大并發數。為此,品駿快遞加強人員儲備,增加客服人員,保證客戶、網點、總部之間的聯絡始終暢通。
數據是賦能的魔法,可以使企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品駿快遞通過升級快遞員APP、推廣人工智能語音呼叫、升級工單系統等動作降低一線人員勞動強度,提高服務時效。
當下,科技風潮早已席卷物流業,盡管阻礙重重,快遞物流企業還是不斷作出嘗試,力爭將高科技設備進行常態化運營。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快遞企業和電商平臺的緊密合作,大數據、云計算等隱藏在背后的黑科技,將進一步支撐更多雙11期間及日常的消費升級需求。
來源:今日頭條|快遞觀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