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我們講到,產品造型設計有兩大類別,分別是主動造型設計和被動造型設計,在上一期的內容中都有詳細的介紹,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在垂直空間的官網中找一找相關的文章,我們今天的話題就繼續圍繞主動造型設計和被動造型設計展開。
1/造型可共性聯想法
產品造型設計公司的設計師有目的性且主動設置、添加在產品上的造型,那么這些造型一定要很考究,不多不少,不啰嗦累贅,且能夠被用戶第一時間準確的解讀及理解,那么我們就可以通過聯想的方法,尋找到一個造型載體,他能夠表達我的設計意圖,最好這個造型載體的感知已經存在于用戶的經驗和記憶里,這樣他才能夠在不需要解釋的情況下讀取并理解。
2/類比法
人們在長期探索自然規律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針對各種現象的理解及解釋,然后我們把個別現象的解釋通過重構的方式放到其他相似事物上,這種思維就叫類比。
用大星星的結實類比椅子的結實。
用氣球輕盈、漂浮感類比掛鐘輕盈,傳遞出這個掛鐘漂浮在墻上的錯覺。
3/規約法
通過造型或設計上采用一些規則或限定的方式去限制用戶的使用行為或使用規范,達成設計的目的也是常用的一種手法。
被動造型設計方法
1/區域劃分法
在產品技術或內部構造堆疊因素限制下,不得不出現的一些功能元素,但這些功能元素比較多且雜亂,元素本身無法變得排列工整時,可以用區域劃分的方法,去做一個大的區域,已達成視覺上的相對規整。
2/隱藏法
產品上面有時避免不了一些必須要挖的孔洞,很多孔洞暴露在產品外表面會嚴重影響產品顏值;所以我們可以根據孔洞的形狀、形式、大小、去設計一些造型通過造型的相似性或不同視角的遮擋或側孔的方式,減少大面積的孔洞造成的視覺瑕疵。
3/色相消弱法
在產品技術或內部構造堆疊因素限制下,不得不出現的一些功能元素,但這些功能元素比較多且雜亂時,可以用相同色相。相同色域值的方法讓復雜的功能或造型元素可以在視覺上起到相對的統一簡約。
總結
無論是主動造型還是被動造型,最終的作品如何,應該有一定的設計邏輯來支撐,產品設計想要達到什么樣的目的?又能夠如何去優化,所以我們多多了解一些優秀的設計、好的造型設計背后的邏輯,多總結,好的設計點子自然就會出來。